户部征发民夫的事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,有殿前兵马司保驾护航,这点乱子根本不算什么。
城西归于平静,可其他地方,却陷入了另一场躁乱中。
暗察司出手了。
一上午的功夫,暗察司兵丁尽出,带着吏部尚书许文才的公文,冲入兵部、工部衙门,带走了诸多官僚。
这一幕落在百姓眼中,顿时引起轩然大波。
乾元开国百年有余,他们何时见过这种阵仗?
那些衙门口的老爷之前都是眼高于顶,高高在上的贵人,现在却被当犯人一样锁了,当街拉走。
这一幕让诸多百姓欢呼雀跃,街头巷尾全是对于此事的讨论。
至此,无论茶馆酒肆,还是街边角落,百姓口中谈论的已不是真假皇帝的事,而是皇帝雷霆震怒,整治官员的事。
那真是说什么的都有。
此时,杨天这个皇帝正坐在御书房的龙椅上,一边喝着茶,一边安静的看着手里的古籍。
这是他从书架上随便找的,说的是前朝的事,其中很多道听途说的内容,没什么实际意义,不过当小说消遣看还是足够的。
他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需要换换脑子。
欧阳靖和走了之后没多久,就陆续有官员递牌子求见,小宁子来来回回的跑,腿都快跑细了。
但杨天一个都没见,就让这些人在外面等着。
还不是在御书房院落等着,而是在前朝殿外等着。
他当然知道这些人为什么急着觐见,肯定是暗察司查到他们痛处了,过来求饶的。
杨天根本不着急见他们,甚至都知道他们要说什么。
现在见了,是处理还是不处理?
牵扯这么多官员,按杨天的想法,是抓住他们的小辫子慢慢炮制,也不可能一股脑把他们全杀了。
先晾他们一会,让他们自己想想再说。
此时,小宁子又想一股风一样刮进来,跑到近前,躬身道:“陛下,吏部尚书许文才求见。”
“嗯。”
杨天翻了一页书,道:“让他进来。”
小宁子一愣,之前所有求见的官员陛下都不见,怎么许文才来了要见?
但他也不敢说什么,立刻称是,起身跑了出去。
杨天放下书籍,转头朝何知道:“去,叫肖左来。”
“奴婢遵旨。”
何知躬身,缓缓下去。
很快,许文才在小宁子的带领下快步而来,跪地叩首,声音洪亮。
“臣许文才,叩见陛下!”
许文才现在心里可美了,多少年都没这么畅快过了。
放在在前殿,看到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都到了,连带他们下面的侍郎,郎中之类的,都在等着陛下觐见。
不光他们,刑部尚书,稽查院掌事,大理寺卿也都急着求见,可他们的牌子递上去有一会了,陛下根本就没见他们的意思。
可他许文才呢?
刚刚入宫,牌子才递上去,陛下立刻就见了。
这是什么恩宠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