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卷 秋收·金德肃降 参精内敛
卷首 金气收肃 参精归藏
当太行第一片枫叶染金,上党人参的藤蔓已褪去夏火的赤芒,蒙上一层霜华。昔日张扬的左旋茎秆如今低垂如弓,叶片边缘泛起银白的锯齿,根头部的“火纹芦”已化作九道金环,环环相扣处凝结着晨露,落地成珠,竟在石缝中滚出“金生水”的古篆。神农氏持赭鞭立于秋山,见此草在金德肃降中反生温润之气,不禁喟叹:“秋气通肺,金能生水,此参竟藏‘精血互化’的先天大道!”
第一回 金风剥露参茎老 霜刃剖根玉液凝
秋分日的太行,第一缕晨光穿过层叠的槭树,将叶片染成琥珀色。神农氏踩着满地碎金般的落叶,行至定心潭西崖时,霜花在赭色麻衣上结成细碎的晶网。他驻足凝望崖壁——昔日缠绕的参藤已褪去夏火的赤芒,被九重天的金风剥露成银丝锻造的脉络,每寸茎秆都泛着冷玉般的光泽,表面浮现出二十四节竹节状的纹路,对应着二十四节气的流转。
少典捧着霜华灯紧随其后,灯油是用中秋夜的露水与白蜡熬制,灯光落在参藤上时,银纹竟如活物般蠕动。“师尊,参叶背面的细孔在呼吸!”他指着一片掌状复叶,叶背密布的气孔正吞吐着白气,遇冷立刻凝成霜花,在叶尖聚成微型的肺脏轮廓,每片“肺叶”的边缘都闪烁着七星状的银芒。
一、金气收肃参形变
神农氏以赭鞭轻触参茎,鞭梢刚触及银纹,茎秆便发出清越的金属脆响,如敲击编磬。裂纹中渗出的汁液遇风即凝,在石面上勾勒出《太素经》里“秋金收杀”的卦象。“秋属西方金,其气清肃,”他剥开半寸长的茎皮,髓部凝着琥珀色的膏体,膏中悬浮着九颗流转的银珠,每颗珠体都映着月相变化,“此为‘九秋金髓’,吸足七十二日的白露精华,恰合肺脏‘朝百脉’的特性。”
更奇的是参根——当神农氏拨开根周的朱砂土,露出的根肉已从夏日的金黄转为羊脂白,表面的横皱纹如肺脏的募原般细密。他屈指轻叩根皮,竟响起如青铜编钟般的五音共鸣,裂纹中渗出的玉液遇霜成雪,在地面堆积成“金生水”的古篆。少典凑近细看,见雪粒核心竟包裹着微型的肾形虚影,正是“金为水母”的具象化。
二、星参共振显真机
忽然,天际降下五色霜——青霜入肝如丝绦,赤霜归心似流火,黄霜归脾成沃土,白霜入肺化琼浆,黑霜滋肾若渊水。神农氏见参根须脉如肺叶支气管般舒展,将白霜逐一吸纳,根肉的羊脂白中渐透黛色,恰似墨滴入玉的渐变。“看那根心!”他拨开须根,中心竟凝成一枚鸽卵大的水精,水精表面流动着肺经的银纹,与天上的太白星遥遥共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