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年初三的黎明,村子里还沉浸在浓重的夜色中。
孙母轻手轻脚地掀开被子,生怕惊动身旁熟睡的孙父。
但她刚坐起身,就听见孙父的声音:"几点了?"
"刚过五点,"孙母压低声音,"你再睡会儿,我去做饭。"
孙父摇摇头,摸索着穿上棉袄:"不睡了,今儿个孩子们要回城,得送送。"
厨房里,孙母点燃煤油灯,昏黄的光线照亮了灶台。
她舀了几瓢白面,开始和面做烙饼——这是儿子们最爱吃的。
孙父则蹲在灶前生火,干燥的玉米秸在灶膛里噼啪作响,火苗很快蹿了起来,映红了老人布满皱纹的脸。
"多蒸几个,让玄子带着路上吃。"孙父说着,从碗柜深处取出一个小油纸包,"把这腊肉也切了,给孩子们炒个菜。"
孙母接过油纸包,小心翼翼地打开——里面是年前腌制的腊肉,肥瘦相间,通体红亮。
平日里舍不得吃,就等着孩子们回来。她拿起菜刀,将腊肉切成薄片,每一片都近乎透明,能照见人影。
天蒙蒙亮时,堂屋的方桌上已经摆满了饭菜:金黄的小米粥冒着热气,金黄的烙饼堆成小山,腊肉炒白菜油光发亮,还有一碟孙母自制的酱黄瓜和几个煮鸡蛋。
最中间是一大盆肉汤,汤面上浮着翠绿的葱花,香气弥漫了整个屋子。
孙玄推开堂屋屋门时,被这阵香气扑了满脸。
他看见父亲正襟危坐在主位,母亲还在往桌上端咸菜,而哥哥孙逸已经抱着睡眼惺忪的孙佑宁坐在了桌边。
孙佑安则被孙父搂在怀里,小脑袋一点一点的,显然还没睡醒。
"爹,娘,怎么准备这么多?"孙玄惊讶地问。
往常初三是"送年"的日子,按习俗应该吃饺子,没想到父母却做了这么丰盛的一桌。
孙母擦了擦手,笑道:"你们今天回城,路上冷,吃饱了暖和。"她看了眼孙玄身后,"菁璇呢?"
"马上来,她身子不方便,穿得慢些。"孙玄说着,帮母亲拉开椅子。
正说着,叶菁璇扶着门框走了进来。她穿着那件枣红色的棉袄,肚子已经明显隆起,脸上还带着睡意的红晕。
"爹,娘,早。"叶菁璇轻声问候,在孙玄拉开的椅子上坐下。
孙母盛了碗热汤推到她面前:"趁热喝,暖暖身子。"
孙佑宁这会儿终于醒了,看见满桌好吃的,立刻来了精神,小手就要去抓烙饼。
孙逸一把拍开他的爪子:"洗手去!"
小家伙撇撇嘴,不情不愿地跳下凳子,跟着哥哥去院子里洗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