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古年间,天地初分不久,人世间虽生机勃勃,却也暗藏凶险。那时山林莽莽,深泽幽邃,其中潜藏着一头凶兽,唤作“天聋”。此兽非金非石,其形如一团混沌浓雾,无眼无鼻,唯有一张巨口。它最喜于万籁俱寂的深夜,浮游于村落上空,陡然间张开巨口,发出震天动地的咆哮。那吼声非比寻常,仿佛能撕裂虚空,震动大地。屋舍瓦砾如雨坠落,梁柱噼啪断折,田地里即将成熟的庄稼被无形气浪碾为齑粉,更可怜那些熟睡中的百姓,往往在梦中便被震得七窍流血,肝胆俱裂,连一声惨叫也来不及发出,便已魂归离恨天。一时间,方圆百里,村舍凋敝,田地荒芜,活下来的人也只能在白日里惶惶度日,一入夜,便如惊弓之鸟,蜷缩在残垣断壁之下,连哭都不敢出声,唯恐惊动了那索命的“天聋”。
这惨状终于传到了轩辕黄帝耳中。黄帝仁德,闻之怒火中烧,他登上高山,遥望那被“天聋”肆虐过的焦土,只见残阳如血,映照着断壁残垣,鸦雀无声,一片死寂。黄帝紧握双拳,指节发白,眼中燃起熊熊怒火:“天地生养万物,岂容此孽障涂炭生灵!我必除之!”
黄帝召集天下能工巧匠,商议对策。有人提议铸造神箭,有人建议挖掘深坑陷阱,可都摇头叹息:“天聋无形无质,来去如风,箭矢难穿,陷阱难困。”众人一筹莫展,大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灌了铅。
就在此时,一位须发皆白、面容清癯的老者缓步走出队列。他是黄帝麾下最负盛名的工匠,名叫倕。倕声音沉稳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:“陛下,‘天聋’以声为器,震碎万物。若要破它,必以更强之声,反震其神!臣愿为陛下造一面前所未有的巨鼓,以天地之威,破其魔音!”
黄帝眼中精光一闪,追问:“哦?巨鼓?此鼓当如何造法?”
倕侃侃而谈:“臣闻东海深处有神兽,名曰夔。其状如牛,苍身无角,仅一足,出入水必有风雨,声如雷鸣,其皮坚韧无比,乃天地间至刚至阳之物。若能得此夔皮,蒙为鼓面,再辅以昆仑神木为鼓框,九天玄雷为槌,擂动起来,必能声震九霄,裂石穿云!”
黄帝大喜,当即下令:“好!便依倕匠之计!速派勇士,渡东海,擒神夔!”
数名最勇猛的战士领命,驾着简陋的木舟,迎着惊涛骇浪,驶向茫茫东海。历经九死一生,他们终于在深海孤岛上发现了那头夔牛。那夔牛正昂首向天,发出一声声沉闷如雷的咆哮,周身电光闪烁。勇士们浴血奋战,付出惨重代价,终于斩杀夔牛,剥下那张比精钢还要坚韧的夔皮,日夜兼程,运回中原。
倕匠见到夔皮,老眼中放光,立刻带领弟子们投入了紧张的造鼓之中。他们寻来昆仑山巅生长万年的雷击木,此木通体赤红,纹理间仿佛蕴藏着闪电的痕迹。倕匠亲自操斧,将神木雕琢成巨大的鼓框,其形如满月,气势磅礴。再将那张夔皮细细鞣制,蒙于鼓框之上。最后,又采集九天之上最纯净的雷火精华,熔铸成一对沉重的鼓槌,槌身隐隐有电弧游走。
整整九九八十一天,一面通体暗红,鼓面泛着幽幽光泽的巨鼓终于矗立在黄帝宫前的广场之上。那鼓高达数丈,鼓面之阔,足以让十数人并肩而立。仅仅是静静立在那里,便散发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威压,仿佛沉睡的巨龙。
就在巨鼓完工的当夜,那“天聋”似乎感应到了威胁,竟提前发难!它裹挟着黑云,遮星蔽月,狰狞的巨口悬于都城上空,猛地吸足一口气,随即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