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年间,汴梁城外有个叫李顺的货郎,为人老实本分,每日挑着担子走街串巷,叫卖些针头线脑、糖果杂货。日子虽不富裕,倒也勉强糊口。这日,他行至城西乱葬岗附近,忽见路边草丛里金光一闪。李顺好奇,拨开草丛一看,竟是个巴掌大小、绣着阴阳八卦图的锦囊,摸上去滑溜溜的,不知是什么料子。
“莫不是哪个过路人掉的?”李顺四下张望,荒郊野岭,连个人影也没有。他心想,这锦囊看着精致,丢东西的人肯定着急,便顺手揣进了怀里。欲待日后寻着失主再还将与他。
傍晚收摊回家,李顺摸出锦囊细看,见囊口用一根丝线系着,轻轻一扯就开了。他往里一瞧,顿时愣住了——里面竟满满当当全是铜钱!李顺倒出一把,叮当作响,是实打实的开元通宝。他心里怦怦直跳,又倒,再倒,那铜钱仿佛倒不尽似的,囊口处始终是满满当当的一堆。
“老天爷!”李顺又惊又喜,手指都有些发抖。他小心翼翼地把铜钱全倒出来,堆在桌上,竟有小山那么高。他数了数,足足三百文!这可是他辛辛苦苦半个月才能挣到的钱啊。李顺激动得一夜没睡,第二天没去摆摊,揣着锦囊去了米铺,买了白米细面,又割了二斤肉,回家美美吃了一顿。之后几天,他每日从锦囊里倒出三百文铜钱,日子顿时宽裕起来。李顺不是贪心之人,心想够用就行,从不多取。
常言道,没有不透风的墙。李顺一个穷货郎突然发了财,又是买米又是割肉,街坊邻居议论纷纷,很快就传到了汴梁府尹赵大人的耳朵里。这赵大人是个出了名的贪官,搜刮民脂民膏,无恶不作,府库里的金银堆成山,他还嫌不够。听闻李顺有个取之不尽的锦囊,顿时眼红得像猴子见了桃,口水都快流出来了。
次日,赵大人便带着几个如狼似虎的衙役,直奔李顺家。李顺正在院里整理货物,见赵大人带着人闯进来,吓得魂飞魄散,赶紧跪下磕头。赵大人眼珠子滴溜溜一转,盯着李顺怀里鼓鼓囊囊的地方,皮笑肉不笑地说:“李顺,你可知罪?有人告你私藏妖物,聚敛不义之财!”
“大人冤枉啊!”李顺连忙分辩,“小的这钱是……是……”
“是什么?”赵大人一挥手,衙役们如狼似虎地扑上来,从李顺怀里搜出了那个八卦锦囊。“好个妖物!”赵大人一把夺过锦囊,打开一看,里面又是满满一囊铜钱,他顿时笑得合不拢嘴,“李顺,你这妖物来路不明,本官要带回府中详查。来人,把他给我锁了!”
李顺哭天抢地,却被衙役们拖了出去。赵大人捧着锦囊,心花怒放,坐上轿子,一路小跑回了府衙。进了后堂,他关上门,迫不及待地把锦囊里的铜钱全倒出来,金光闪闪,堆了满满一桌。他倒完一囊,刚想歇口气,再一看,锦囊里又满满当当全是铜钱!
“妙!妙!妙啊!”赵大人手舞足蹈,狂喜不已,“这下本官可要发大财了!”
他立刻命心腹家丁准备大车,自己则坐在府库门口,不停地从锦囊里往外倒铜钱。倒了一车又一车,府库里的空地方很快就被铜钱堆满了。赵大人意犹未尽,又命人把库房里的金银珠宝、古玩字画全搬出来,腾出地方堆铜钱。整整倒了一天一夜,赵大人累得腰酸背痛,眼睛都花了,锦囊里的铜钱还是不见少。府库里,除了铜钱,其他东西都搬空了。
“够了够了,暂时够了。”赵大人看着堆积如山的铜钱,心满意足地擦了擦汗,把锦囊小心翼翼地锁进了自己的紫檀木箱子里。他琢磨着,等过几日,把这些铜钱换成金元宝,那可就真正是富可敌国了。
然而,第二天一早,赵大人刚睡醒,就听见府库方向传来一阵喧哗。他心中一惊,赶紧披衣跑去查看。只见府库大门敞开,里面空空如也!昨天还堆积如山的铜钱,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,连个铜子儿都没剩下!更让他惊恐的是,库房里原本搬出来的金银珠宝、古玩字画,也全都不见了!
“贼!有贼啊!”赵大人顿时吓得面无人色,瘫倒在地。这可是他搜刮了大半辈子的家当啊!他立刻命人封锁全城,严加搜查,可哪里还有半点踪影?赵大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却又不敢声张,生怕丢了乌纱帽。他气急败坏地想起那个锦囊,跌跌撞撞跑回房间,打开紫檀木箱子——箱子空空如也,那个八卦锦囊,也不翼而飞了!
原来,那日赵大人派人去抓李顺时,有个衙役见李顺可怜,偷偷给他松了绑。李顺逃出来后,不敢回家,躲在城外破庙里,又饿又怕,迷迷糊糊就睡着了。睡梦中,他梦见一位鹤发童颜、身穿八卦袍的仙人,对他说:“李顺,那锦囊乃财神所赐,试炼人心之物。赵大人贪得无厌,已遭报应。你速速前往昆仑山脚下,寻一处三山环抱、二水交汇之地,将锦囊埋于地下,方可化解此劫。”
李顺惊醒过来,梦中的情景历历在目,那锦囊不知何时已揣在他怀中。他心想,这锦囊果然是个烫手山芋,害得自己家破人亡,不如就按仙人指点去做。于是,他讨了些干粮,一路风餐露宿,朝着昆仑山方向走去。
走了七七四十九天,李顺终于来到了昆仑山脚下。他按照仙人梦中所示,找到了一处三座小山环抱、两条小溪交汇的地方,挖了个深坑,将那个带来无尽灾祸的八卦锦囊郑重地埋了下去。刚埋好,锦囊突然化作一道金光,冲天而起,消失在天际。李顺抬头望去,只见云端隐约可见那位仙人的身影,仙人朝他微微一笑,点点头,便不见了。
李顺知道,这是仙人点化,考验世人贪念的试石已收回。他恍然大悟,原来财富并非越多越好,人心不足蛇吞象,贪得无厌最终只会落得一场空。他转身下山,回到汴梁城,依旧做起了他的货郎,只是比以前更加勤劳本分,日子过得踏实安稳。
而那位赵大人呢?府库金银一夜消失,他无法向上交代,又怕被朝廷查办,最终吞金自尽,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。汴梁城的百姓们听说此事,都纷纷感叹:“真是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不是不报,时候未到啊!”那八卦锦囊的故事,也便在民间流传开来,警醒着一代又一代人,莫要被贪念蒙蔽了双眼。
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:()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