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第605章 金簪沉恨

暮色沉沉,江水呜咽。老渔夫周福蹲在江滩上,借着昏黄的油灯仔细检查渔网。突然,一点金光刺破了他的眼——网底竟静静躺着一支金簪,簪头凤凰展翅,虽被泥沙侵蚀,却依旧难掩昔日华光。周福心头一跳,这江底沉了不知多少年的物件,怎就让他给网着了?更怪的是,那金簪入手冰凉刺骨,仿佛刚从寒冰中取出,又隐隐传来一丝若有若无的悲泣声。

当晚,周福刚合眼,便见一白衣女子立于床前,泪流满面:“恩公,我乃十年前沉江的赵王妃。那金簪是我贴身之物,也是我魂魄所系,请将它交予大王,为我洗雪沉冤!”周福猛然惊醒,冷汗浸透衣衫,窗外江潮声声,竟如女子泣诉,比往日更加凄厉。他点燃油灯,惊恐地发现,那支金簪竟静静地放在床头,簪头的凤凰眼睛,似乎闪过一道幽光。

十年前,大魏王朝正值鼎盛。先王驾崩后,年轻的昭王继位,封赵氏为王妃。赵王妃不仅容貌倾城,更天生异禀,能听懂风语鸟鸣,感知常人无法察觉的灵气流动。她性情温婉,知书达理,深得昭王宠爱。可这份宠爱,却招来了侧妃李氏的嫉恨。

李氏之父是朝中权臣,她自恃出身显赫,性格骄纵。见昭王独宠赵氏,她心中如毒蛇啃噬。更让她不安的是,她曾无意中撞见赵王妃在月下独坐,身边环绕着点点萤火,仿佛在与自然万物沟通。这诡异的景象让李氏心生恐惧,她认定赵王妃是妖女,用邪术迷惑了昭王。

恰逢赵王妃的表兄从江南前来探望,赵王妃在花园中召见表兄,说了几句家常话。这一幕,被李氏的眼线瞧见,添油加醋地报给了李氏。“好一对狗男女!”李氏摔碎茶盏,眼中闪过毒光。她暗中联络了一位被朝廷通缉的南疆巫师,用重金买来一种名为“惑心”的邪术粉末。她买通赵王妃的侍女,将粉末混入赵王妃的熏香中,又偷来一支金簪,伪造了几封情书。

一切准备就绪后,李氏跪在昭王面前,哭得梨花带泪:“陛下,臣妾实在不忍心说……可王妃她……她与表兄私通,人赃并获啊!而且……而且臣妾近日夜夜噩梦,梦见王妃被妖物附身,恐怕她已非人,是在用妖术迷惑陛下啊!”

昭王起初不信,可当那支熟悉的金簪和伪造的情书摆在他面前时,他心中最后一丝信任也动摇了。更让他惊骇的是,他召见赵王妃时,发现她确实有些神思恍惚,眼神空洞——这正是“惑心”粉末的副作用。昭王心乱如麻,他深爱赵氏,却又被“妖女”的念头吓得魂不附体。

赵王妃面对诬陷,百口莫辩。她能感知到昭王心中的恐惧与猜忌,却无法解释那股萦绕在自己身上的邪异气息。她跪在昭王面前,泣不成声:“陛下,臣妾对天发誓,绝无二心!若有半句虚言,愿遭天打雷轰!”

然而,她的誓言在昭王听来,更像是妖女的诅咒。在李氏和其父的轮番施压下,昭王最终下旨,废去赵氏妃位,打入冷宫。

冷宫之中,赵王妃万念俱灰。她能听到江水的呜咽,能感受到风中弥漫的怨气。她知道,自己的清白已无人能信。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,她换上一身白衣,来到江边。她将那支金簪紧紧握在手中,对着王宫的方向深深一拜,然后纵身跃入滚滚江水。

就在她落水的一刹那,江面突然掀起滔天巨浪,一道惊雷劈在江心,仿佛上天也为她的冤屈而震怒。此后,这片江域便时常发生怪事:渔民的渔网会莫名破洞,船只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也会无故倾覆,江水在月圆之夜会泛起诡异的血色。人们都说,是赵王妃的怨气不散,化作了江中的水鬼。

十年光阴,弹指而过。昭王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,岁月和猜忌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。他后宫佳丽无数,却再也找不到一人能像赵氏那样,让他感到心安。李氏虽被封为皇后,却因心术不正,终日疑神疑鬼,不到三十便病入膏肓,撒手人寰。

老渔夫周福带着那支神秘的金簪,历经艰辛,终于来到了京城。他托人将金簪和自己的梦境呈给了昭王。当昭王再次看到这支刻骨铭心的金簪时,他如遭雷击,鬓角染霜,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。他握着冰冷的簪子,仿佛又听到了赵王妃那绝望的哭喊。

“传朕旨意,重查赵王妃旧案!”昭王声音嘶哑,带着一丝颤抖。他亲自审问当年涉案的宫人,那被买通的侍女在严刑拷问下,终于道出实情,并供出了南疆巫师的存在。朝廷立刻发出海捕文书,终于在一个隐秘的山洞中找到了那个行将就木的巫师。巫师临死前,交出了剩下的“惑心”粉末,并承认了受李氏指使,用邪术陷害赵王妃的罪行。

真相大白那日,昭王来到江边,身着素服,亲自为赵王妃举行了隆重的招魂仪式。他将那支金簪郑重地放入一个精美的玉盒中,对着江水深深三拜:“爱妃,朕冤枉了你,朕罪该万死!”

话音未落,原本平静的江面突然掀起巨浪,潮水汹涌而至,发出呜咽之声,仿佛有千万个女子在同时痛哭。浪潮中,隐约可见一个白衣女子的身影,她对着昭王的方向,缓缓地、深深地鞠了一躬,然后化作点点金光,消散在江水之中。从此,这片江域的潮水便与众不同,每当夜深人静或月圆之夜,潮声便如泣如诉,当地人称之为“冤潮”。而那支金簪,被昭王供奉在皇家祠堂,每当夜深人静,祠堂内便会传出若有若无的悲泣声,直到昭王驾崩的那一夜,哭声才戛然而止。

周福依旧在江上打鱼,但他再也不敢靠近那片被称为“冤湾”的水域。每当听到那呜咽的潮声,他便会想起那个白衣女子的眼泪和那支诡异的金簪。有时,他会在月光下看到江面泛起金光,仿佛有人在水下轻轻抚摸着什么,而他的渔网,也再没有捕到过任何金银珠宝。

多年后,有个说书人来到江边小镇,听说了这个故事,便编成了歌谣:“金簪沉江恨未消,十年潮声诉冤屈。巫术惑心终败露,魂兮归来泪如珠。”

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:()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