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丁未日,太常尹勤当上了司空。
好多地方,一共三十七个郡国,都下起了大雨。
己未年,太后下令:太官、导官、尚方、内署这些部门,那些制作起来麻烦、花里胡哨又没啥实用的衣服、膳食和各种物品,都得精简。除了供奉陵庙的,稻米不用挑挑拣拣,平时早晚就一顿肉饭就行。以前太官、汤官每年经费差不多要两亿,这之后一下子就砍掉好几千万。各郡国进贡的东西,也都得减少一大半。上林苑的鹰犬全都拿去卖掉,离宫别馆里存着的粮食、柴炭啥的,也都要节省着用。
丁卯日,下诏书说,把掖庭的宫女,还有那些因为宗室获罪而被没入官府的人,全都释放,让他们成为普通老百姓。
这年秋天,七月庚寅日,朝廷下令给司隶校尉和各州刺史,说:“最近有些地方发生了水灾,影响了秋天的庄稼收成。朝廷觉得这是自己没做好,心里特别担忧害怕。可有些地方呢,就想着在丰收这事上弄虚作假,获取好名声,于是隐瞒灾害情况,虚报开垦的田地数量,也不管老百姓流亡在外,一个劲儿地增加户口数字,还对盗贼的事儿遮遮掩掩,结果坏人得不到惩罚。任用官员不按规矩来,选拔推举也乱七八糟。官员们贪婪苛刻、心狠手辣,普通老百姓都深受其害。你们这些刺史呢,就像耷拉着脑袋、堵住耳朵一样,不做事,还偏袒下面的人,对上不怕老天爷怪罪,对下也不觉得对不起老百姓。宽恕这种事,可不能总指望。从今往后,要是再这样,一定会严惩。各地的郡守等高级官员,你们都得如实核查灾害造成的损失,给老百姓免除田租和草料税。”
八月辛卯日,皇帝驾崩。到了癸丑日,就在崇德前殿把皇帝入殓停灵。当时,太后和她哥哥车骑将军邓骘、虎贲中郎将邓悝等人,在宫里秘密商量大事,定好了计策。当天夜里呢,就派邓骘拿着符节,坐着那种高级的王青盖车,去接清河王的儿子刘祜,还让刘祜在殿里先斋戒着。
第二天,皇太后坐镇崇德殿,百官都穿着喜庆的衣服陪着。接着就把刘祜拉上来,拜他为长安侯。然后又下诏书,让刘祜当孝和皇帝的继承人,还写了册封的命令。官员读完命令,太尉就把玉玺啥的献上,刘祜就这么登基当皇帝啦,不过太后还是掌握着实权,继续管事。
太后还专门给司隶校尉、河南尹、南阳太守下诏说:“我每次看以前的历史,那些外戚的门客老是捣乱,不奉公守法,老百姓可受苦了。为啥会这样呢?就是因为你们这些执法的太懈怠,不赶紧处罚他们。现在车骑将军邓骘他们虽然挺恭敬顺从的,但他们家族人多,亲戚也不少,那些门客里有不少狡猾的,老是违反禁令。你们可得好好管管,别包庇他们。”从这以后,只要是太后亲属犯了罪,那可一点都不宽容。
九月,六个州都发大水了。
丙寅那天,把孝殇皇帝埋在了康陵。因为连着遭遇大丧事,老百姓被劳役折腾得挺苦,所以陵墓里那些秘密的陪葬品,还有各种工程,都减少到原来的十分之一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