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...听说机械部那个李老头昨晚又晕过去了。"
"活该!这些走资派就是欠教育..."
"今天下午还要继续审,主任说要深挖他的海外关系..."
孙玄的心脏猛地一跳,但脚步丝毫未乱。他装作系鞋带,在摊位的阴影处蹲下,耳朵竖得笔直。
"...在哪儿审?还是老地方?"
"不是,今天挪到西配楼了,说是要换种方式..."
机械部。西配楼。这两个关键词像刀刻般印在孙玄脑海。
他起身时顺手买了两个烧饼,用浓重的河北口音和摊主寒暄天气,完美扮演着一个外地采购员的角色。
转过街角,孙玄立刻加快脚步。机械部大院在城西,从这儿走过去要四十分钟。
他需要先确认地形,最好能混进去看一眼。如果运气好,说不定今天就能...
一阵刺耳的哨声突然打断思绪,孙玄浑身肌肉瞬间绷紧,但表面仍保持着匀速前进的姿态。
眼角余光里,两个戴红袖章的人正在路口检查行人证件。
"介绍信拿出来!"其中一人拦住了个穿呢子大衣的中年人。
孙玄不动声色地拐进旁边的副食店,玻璃柜台后,售货员正打着哈欠整理烟柜。
"同志,来包大前门。"他故意用沾着煤灰的手指敲了敲玻璃,声音粗哑得像老烟枪。
等红袖章走远,孙玄才拎着烟出来。
这次他换了条路线,专挑人多的地方走——菜市场、公交站、正在挖沟的施工路段。
在嘈杂的环境中,一个低头赶路的中年男人是最不起眼的存在。
现在任何联系都可能暴露行踪,他必须像一滴水消失在大海里。
阳光渐渐变得灼热。孙玄解开领口最上面的扣子,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汗衫。
这个细节让他的形象更加真实——一个常年奔波在外的基层采购员,精打细算又带着几分疲惫。
机械部高大的灰砖围墙出现在视野里时,孙玄的衬衫后背已经湿透。
他躲在对面的修车铺佯装给自行车打气,实则仔细观察着大院门口的动静:
四个卫兵,两个在站岗,两个在检查进出人员的证件。
左侧小门偶尔有穿白大褂的人进出,可能是食堂或医务室的工作人员。
"师傅,气筒能用吗?"孙玄用袖子抹了把汗,操着口音问道。
修车匠头也不抬:"五分钱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