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第583章 竹笛化雀

山坳里的青石村,日子就像村口那棵老槐树的叶子,平静得能数清纹路。阿木是个孤儿,住在村尾一间漏风的茅草屋里,每天除了帮王老汉家放羊,就喜欢在山溪边捡些奇形怪状的石头。那天,雨后的山溪格外湍急,浑浊的水里裹挟着枯枝败叶。阿木正坐在溪边的大石头上发呆,忽然看见上游漂来一截青翠的东西,在浑黄的水里格外显眼。

他赶紧脱了破草鞋,蹚着冰凉的溪水把那东西捞了上来。是半截竹笛,约莫一尺来长,断口处光滑如镜,像是被什么利器一刀斩断。笛身油亮,带着淡淡的竹香,上面还刻着几道细细的云纹。阿木把竹笛凑到嘴边,试着吹了一下。没有声音,只有一股凉气顺着笛孔钻出来。他有些失望,但还是把竹笛揣进了怀里,想着等晒干了再试试。

当天晚上,阿木坐在茅屋前的门槛上,借着月光仔细擦拭竹笛。他轻轻吹了一下,这次,一缕清亮的声音像山泉一样流淌出来,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好听。突然,窗外的竹林里传来一阵扑棱棱的声音。阿木抬头一看,只见一只白雀落在窗台上,羽毛像雪一样白,只有爪子是珊瑚红的。那白雀歪着头,黑豆似的眼睛亮晶晶地看着阿木,仿佛在听他吹笛。

阿木又吹了几下,白雀竟然跟着笛声轻轻点头,还发出"啾啾"的叫声,像是在应和。从那以后,只要阿木吹起竹笛,那只白雀就会准时出现,有时落在他的肩头,有时在他脚边蹦跳。阿木给白雀起了个名字,叫"小白"。他不再觉得孤单了,每天放羊时都要吹笛子,小白就陪着他,在蓝天白云下盘旋。

日子一天天过去,阿木的笛声越来越动听。村里人常常能听到悠扬的笛声从山坳里传来,伴随着清脆的鸟鸣。王老汉说:"阿木这孩子,怕是被山神爷点化了,笛子吹得比画眉鸟还脆。"阿木只是笑,把竹笛擦得更亮了。他发现,每次吹完笛子,竹笛上的云纹似乎会更清晰一些,摸上去也温润了不少。

那年夏天,雨水特别多。一连下了半个多月,山上的泥土都泡软了。阿木每天晚上都能听到山溪里轰隆隆的水声,像有无数野兽在咆哮。小白这几天也有些反常,不再像往常那样欢快地跟着笛声跳舞,而是焦躁地在窗台上踱步,时不时朝着远处的山峰鸣叫,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安。

这天夜里,阿木被一阵巨大的轰鸣声惊醒。他冲出茅屋,只见远处的山峰上,一道浑浊的泥流正朝着村子冲下来,像一条张着血盆大口的巨龙。村里已经乱成一团,哭喊声、呼救声响成一片。阿木吓得腿都软了,但他突然想起怀里的竹笛。他掏出竹笛,用尽全身力气吹了起来。

笛声像一把利剑,划破了混乱的夜空。刚吹了几下,一道白影从天而降,是小白!小白落在阿木肩头,朝着天空发出一声长鸣。不一会儿,天边出现了一片白点,越来越近,竟然是成百上千只白雀,像一片流动的云彩飘了过来。阿木继续吹着笛子,小白领着雀群在村子上空盘旋。

这时,村长李伯突然喊道:"快!把雀群引到村口!堤坝要垮了!"阿木这才注意到,村口的土堤已经被洪水泡得松软,好几处地方开始渗水。他立刻转身朝着村口跑去,一边跑一边吹笛。小白和雀群跟着他,像一片白色的旋风。

到了村口,阿木看到情况比想象中更糟。土堤中间已经裂开了一道大口子,洪水正疯狂地往里灌。村里的男人们正拼命地往缺口里扔沙袋、石头,但根本无济于事。就在这时,小白突然朝着雀群发出一声尖锐的鸣叫。只见那些白雀分成几队,朝着远处的山坡飞去。

阿木不知道小白要干什么,但他相信小白,继续吹着笛子。笛声越来越急,像是在催促什么。不一会儿,雀群回来了,每只白雀的嘴里都衔着一团泥土或一根树枝。它们在缺口上方盘旋,然后把嘴里的东西扔下去。成百上千只白雀,来来回回,像一群勤劳的蜜蜂。

村里人都看呆了,连扔沙袋的手都停了下来。阿木的笛声越来越响亮,竹笛上的云纹已经亮得像在发光。突然,他感觉笛身一震,一道裂缝出现在笛身上。但笛声没有停,反而更加清越。小白和雀群也更加卖力,缺口处的泥土越堆越高,洪水终于被堵住了。

当第一缕阳光照在村口时,洪水渐渐退去。村民们欢呼起来,纷纷朝着阿木和雀群鞠躬。阿木想再吹一曲感谢小白,却发现竹笛上的裂缝越来越大。他刚吹出一个音符,竹笛突然"啪"地一声碎成了无数片。那些碎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,然后化作一只白雀,朝着天空飞去。

小白和雀群围了上来,那只由笛子化作的白雀融入了它们中间。雀群在村子上空盘旋了三圈,发出清脆的鸣叫,然后朝着远方的山峰飞去,渐渐消失在天际。

从那以后,每年清明时节,青石村都会迎来一群白雀。它们在村子上空盘旋鸣叫,像是在诉说着什么。村里人说,那是小白回来看望大家了。而村口那道被堵住的缺口,长出了一片翠绿的竹林,风吹过时,竹叶沙沙作响,像是谁在轻轻吹笛。

阿木的故事在山村里代代相传,孩子们都知道,在那个遥远的山坳里,曾经有一个少年和一只白雀,用一段竹笛和一群鸟儿,拯救了整个村庄。而每当山溪涨水时,村民们总会抬头望望天空,期待着那片白色的云彩再次出现。

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请大家收藏:()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