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铃响起时,戴夕怡正被母亲按在梳妆台前。姚放拿着梳子,动作轻柔却不容抗拒地将她乌黑的长发挽成一个温婉娴静的髻,最后小心翼翼地将一枚小巧的珍珠发卡别在鬓边。
“来了来了!”戴元江的声音透着按捺不住的激动,亲自跑去开门。
戴夕怡被母亲轻轻推着,脚步有些虚浮地走向客厅。阳光透过厚重的丝绒窗帘缝隙,在地板上投下一道刺目的光带,空气里浮动着新泡龙井的清香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。
客厅里站着两个男人。三叔戴元湖,一身笔挺的中山装,脸上是惯常的沉稳内敛,但眉宇间带着一丝完成重要任务后的松弛。他身边,是一个身材高挑、穿着剪裁精良深灰色西装的年轻男人。
那人闻声转过身来。
他的确符合父亲和三叔口中“青年才俊”的一切标准。年纪约莫二十七八,面容端正,鼻梁高挺,金丝边眼镜后的目光平静而带着审视的锐利。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,皮鞋锃亮。整个人散发出一种被精心打磨过的、体制内精英特有的沉稳气场,带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感和优越感。
“夕怡,来,快过来。”三叔笑着招呼,语气是长辈特有的温和,却带着无形的压力,“介绍一下,这位是陈墨,省计委规划处的副处长,年轻有为啊!陈墨,这就是我侄女,戴夕怡。”
陈墨的目光落在戴夕怡身上,那目光很直接,带着评估的意味,从她挽起的发髻、精心修饰过的眉眼,滑到她身上那件价格不菲的米白色羊绒衫,最后停留在她微微低垂的眼帘上。他的嘴角向上牵起一个标准的、礼貌的弧度,伸出手:“你好,戴夕怡同志。常听戴处长提起你,今日一见,果然…秀外慧中。”
他的手指干燥微凉,握手的力度适中,时间也恰到好处,随即松开。一切都完美得无可挑剔。
戴元江和姚放脸上的笑容几乎要溢出来。姚放连忙热情地招呼:“快坐快坐!陈处长请坐!老戴,快给陈处长倒茶!用你那个新得的龙井!”
寒暄、落座。话题自然围绕着陈墨展开。他语调平稳,措辞得体,谈论着省里的发展规划,某些重大项目的进展,偶尔提及曾在京城某着名学府的求学经历。他的话语里没有夸耀,却处处透露出深厚的背景、优越的资源和令人心折的远大前程。戴元江听得连连点头,眼神里的满意几乎要溢出来。姚放则恰到好处地递上水果,殷勤周到。
戴夕怡安静地坐在单人沙发里,像个精致又沉默的摆设。她看着父亲脸上久违的、甚至有些谄媚的笑容,看着母亲忙前忙后刻意营造的温馨氛围,看着三叔沉稳目光中流露出的“安排妥当”的掌控感。她听着陈墨滴水不漏的谈吐,每一个字都精准地敲打在戴家父母最在意的地方——家世、前途、体面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