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武二十年(公元44年 甲辰年)
春天,二月戊子日,刘秀回到宫中。
夏天,四月庚辰日,大司徒戴涉因为被牵连进原太仓令奚涉的罪行,被关进监狱后死去。刘秀因为三公要连坐,就下策书罢免了大司空窦融。
广平忠侯吴汉病重,刘秀亲自去看望他,问他有什么想说的,吴汉回答说:“我愚笨,没什么见识,只希望陛下千万谨慎,不要轻易赦免罪犯。”五月辛亥日,吴汉去世;刘秀下诏按照大将军霍光的旧例为他送葬。吴汉性格刚强坚毅,每次跟随刘秀出征,刘秀没安顿好,他就一直侧着脚站着。将领们看到作战形势不利,有的人就惊慌恐惧,失去常态,吴汉却神色自若,还在整理兵器,激励官兵。刘秀有时派人去看大司马在做什么,回来报告说吴汉正在准备作战进攻的器具,刘秀就感叹说:“吴汉还算能振奋人心,他一人就仿佛抵得上一个敌国啊!”每次出征,吴汉早上接到诏令,晚上就出发,从来没有花时间准备行装的日子。在朝廷上,他谨小慎微,质朴忠厚,从外表就能看出来。吴汉曾经出征在外,他的妻子儿女在后方购置田产,吴汉回来后,责备他们说:“军队在外打仗,官兵们物资都不充足,你们为什么还要大量购买田宅呢!”于是把这些田宅全部分给了兄弟和外戚。所以他能一直担任官职,最终功成名就。
匈奴侵犯上党、天水,接着又打到扶风。
刘秀被风眩病困扰,病情严重,就让阴兴兼任侍中,在云台广室接受临终嘱托。后来刘秀病好了,召见阴兴,想让他代替吴汉做大司马,阴兴磕头流泪,坚决推辞说:“我不是爱惜自己的性命,实在是怕有损陛下圣德,不能随便担当这个职位!”他发自内心的至诚之情,感动了身边的人,刘秀就听从了他的请求。
太子太傅张湛,自从郭皇后被废后,就称病不上朝,刘秀强行让他出来,想让他做司徒,张湛坚决以病重为由推辞,说自己不能再担任朝廷事务,于是刘秀就不再勉强他。六月庚寅日,刘秀任命广汉太守河内人蔡茂为大司徒,太仆朱浮为大司空。
壬辰日,刘秀任命左中郎将刘隆为骠骑将军,代理大司马的事务。
乙未日,刘秀将中山王刘辅改封为沛王。任命郭况为大鸿胪,刘秀多次到他家,赏赐给他大量的金银布帛,丰厚得无人能比,京城的人都把郭况家称作“金穴”。
秋天,九月,马援从交趾回来,平陵人孟冀前去迎接并慰劳他。马援说:“如今匈奴、乌桓还在侵扰北方边境,我想主动请求去攻打他们,男子汉就应该死在边疆野外,用马皮裹着尸体回来埋葬,怎么能躺在床上,死在儿女手中呢!”孟冀说:“确实啊!作为有志之士就应该这样!”
冬天,十月甲午日,刘秀前往鲁地、东海、楚地、沛国。